“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当年毛泽东主席重上井冈山时所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仿佛时常在耳边响起,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如今的黄洋界脚下正印证着“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今日的井冈山市茅坪镇神山村,游客如织,风景如画,欢笑声与溪水声奏响新生活的交响曲,笑脸墙上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折射出幸福的色彩。不经意间,从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彭夏英家中看到一张房屋原貌的老照片,才想起神山村曾经只是一个“偏、远、穷”的小山村,“神山是个穷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穿的是旧衣服,红薯山芋当主粮。”这是神山村昔日的真实写照。
一人守一房
“以前我们这里只有30多个老人在村里,年轻人都外出了,很多家庭都是一个老人守着一栋房子生活,山高路远,村里没有什么人气。”神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回忆着2015年以前的神山村。过去,村民左炳阳正是一人守着一栋年代久远的土坯房,家中3个儿子都外出务工了,一个人在家除了与周边零星的几个邻居聊聊天、干干家务活,剩下的就是对孩子们的思念。
精准扶贫号角吹来旅游新商机
“2015年,我们村里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在政府的帮扶下我家养了60多头羊,一头成羊可以卖800多元。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里看望我们、关心我们、鼓励我们,这让我们对以后的生活更加有了希望。”彭夏英一边炒菜,一边向游客介绍,这已经是当天来彭夏英家的第5批客人了。
2016年是井冈山市脱贫的关键之年,也是神山村的“蝶变”年。2016年以来,神山村以规划先行的理念,做了概念性的详细规划,并按照规划内容,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找准“井冈桃源、好客神山”的发展定位,进一步融入井冈山市全域旅游的大发展中。
彭夏英正是抓住商机与丈夫一起开办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2016年,我看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就开起了农家乐,顺带向游客出售自家做的特产,我的丈夫也重新捡起放下多年的竹编手艺,制作竹制品销售,当年我家的收入就增加了五六万元,实现了脱贫。后来,很多村民都开始办农家乐、做民宿、卖特产、打糍粑,村里热闹得就像景区一样。”彭夏英说。
乡村旅游春风吹进寻常百姓家
2016年以来,神山村因地制宜发展了460亩黄桃和200亩茶叶,农业产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神山村的秀美景色,更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体验活动。之后每年的3月下旬,黄桃花开,在粉色的桃花与缭绕的云雾相衬下,神山村宛如一片仙境;7月中下旬,金果飘香,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观光、采摘不仅为神山村大涨人气,还为农家乐、民宿、土特产品销售等农户产业创收。
左春仁是村里的蓝卡脱贫户,2017年回到村里创业,一双巧手、一台机器、一堆木块成了他的创业之本。他制作的木珠手串旺季时一天能售20余串,每串10元至100元不等,最高一天有1200多元的收入。他还与父母一起经营了打糍粑体验项目,如今已成为神山村旅游打卡点。罗林辉也是村里的蓝卡脱贫户,2016年回到神山村摸索创业门路,2018年5月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他将自家的厨房改装成特产超市,成了村里产品种类最多、样式最齐全的一家土特产品销售点,当年他家的收入就增加了四五万元。彭德良是村里的蓝卡脱贫户,他开过农家乐,代销过茶叶,也卖些特产,随着生意日渐红火,2018年,他把大哥彭长良和二哥彭青良都叫回来了,三兄弟分工协作,老大夫妻俩开农家乐,老二开酒铺,老三做茶叶代销。三兄弟的回归也让“一人守一房”的老母亲左炳阳儿孙环绕、幸福满堂。现在,神山村共有农家乐16户,土特产品销售12户,精品民宿2栋,普通民宿4户,打糍粑体验5户。游客量也从2016年的9.8万人次增加到如今的30余万人次,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万元。随着神山村旅游业态的不断丰富,旅游人气越来越旺,村民们腰包越来越鼓,笑容也越来越灿烂,正所谓:“糍粑越打越粘、生活越过越甜”!
文明淳朴乡风吹奏幸福小康曲
在神山村,常有一群群身着红军服的学员,来参加现场教学。神山村在脱贫摘帽后,总结精准扶贫经验和典型做法,与红色培训机构联合设计“一堂精准扶贫课”、自主研发“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探索”专题教学、“神山村的变化”现场教学、“我的脱贫励志故事”等培训课程,吸纳了众多学员。
赖发新是村里的蓝卡脱贫户,也是村里的旅游讲解员,认真负责的他,每天早晨按照村里出台的旅游服务规范,沿路察看卫生,到农家乐察看菜品质量,并宣传旅游接待服务技巧和礼仪。给团队讲解一场有200元的报酬,这也是赖发新的收入来源之一,最多时一天能讲五六场,收入可观。
旅游的发展为神山村村民的脱贫路披荆斩棘,也为村民们致富奔小康添油加力,村民幸福的笑容成了神山村的一张靓丽名片。
从“一人一房”到“幸福满堂”,从“茅草窝”到“桃花源”,从偏远“穷山沟”到A级“旅游点”,如今,神山村村民的生活如糍粑一般撒上红红的豆粉,日子越来越红火;撒上细细的白糖,生活越过越甜蜜。
(康莉)
来源于http://www.jgs.gov.cn/news-show-21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