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井冈山市茨坪理想信念培训基地官方网站!

“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4)

  

“艰难奋战而不溃散”

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广大根据地人民在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克服各种困难,倡导“厉行节约”。以解决缺医少药问题为例。井冈山斗争时期在第二十八团卫生队工作的王云霖回忆说:“我们医务人员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没有凡士林,我们就用猪油代替。江西的草药医生是很多的,我们请教他们,去山上采来草药替伤病员治病。在医疗器械方面也是这样,用土办法来代替,比如消毒用的盆子,我们用大的竹子锯成一段一段的,再把中间的节削掉,成了像盆子一样用来代替消毒盆、便盆、脓盆。把竹子进行加工,削成很扁的薄片,再放在火上一烤,把它一弯,就成了一把“镊子。其他一些治疗用的器具等,我们也都尽量想办法解决,用土东西来代替。我们有时替伤病员开刀时,用锯木头的锯子来代替。由于条件差,东西又缺少,我们很注意节约,一块普通的纱布,或者一块普通的绷带,我们都是洗了又用,用了又洗,从来舍不得轻易丢掉,直到完全不能用为止”。

发展农业生产,实行“生产自救”。为了拥有足够的给养能力。红军每到一地,就分兵发动群众,帮助群众生产。另一方面,发动妇女参加农业生产,领导根据地人民开展劳力换工和农具耕牛互助以及进行农田基本建设。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根据地内粮食喜获丰收。

打破经济封锁,开辟“红色圩场”。为了加强根据地与外界的经济往来,整顿恢复了遂川草林红色圩场,开办了宁冈大陇红色圩场。每到圩日,周围几县农民都带着各种农副产品来交换,白区不少小商小贩和群众,也不顾敌人的封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躲过敌人,用背篓、箩筐、空心竹做的柴担等工具,装着食盐、药品、布匹和日常必需品带到圩场交易。为鼓励白区的人来做生意,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地颁布了保护小商小贩做生意的政策。同时,为了方便群众、活跃经济。

创办军需工厂,开展“熬盐运动”。为了解决部队的穿衣问题,1927年12月红军在宁冈的桃寮村开办了我军一所被服厂并建立了染布作坊,用土法将白布染成灰布后制成灰军装。同时,边界党和红军于1927年冬在步云山开办了修械所,次年7月在茨坪开办了军械处,并于1928年5月先后在茅坪象庵和井冈山上井创办了印剧厂和造币厂等。开展群众性的熬硝盐运动。当在井冈山根据地,盐是奇缺的物资。为了渡过难关,边界党和召群众从老房子的墙根上挖出老土,换上新土,然后把老土故在水里浸泡,用泡出的水熬出硝盐,并以此为食用盐。

强调官兵平等,实行“民主主义”。正是由于官兵平等,所以红四军军长来德,当年竟与“伙夫头”一样,衣衫褴褛。陈毅在给中央的《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提到:“红军的官兵,物质享受一样,所以官兵不能有什么分别。群众及敌兵俘虏初初看见顶顶大名的四军军长那样芒鞋草履十分褴楼不诧异,若不介绍,至多只能估量他是一个伙夫头。同时到现在伙夫头三个字恰成了四军军长的诨号”。除了官兵平等和党的领导,实现民主主义也是克服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非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盲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烦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士兵管理饮食,仍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余一点作零用,名曰“伙食尾子,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这些办法,士兵很满意。”“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come-here